下營營墘休閒農業區揭牌 打造食農教育瑰寶

下營營墘休閒農業區揭牌 打造食農教育瑰寶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臺南市下營區營墘休閒農業區於114年1月8日經農業部公告劃定生效,今3/5辦理營墘休閒農業區揭牌記者會,各家業者也呈現特色農特產品及體驗活動,營造休區共同品牌,打造大台南食農教育瑰寶,帶動地方傳統農業轉型,期待為下營再造產業創生活力。

市長黃偉哲表示,下營有南台灣聞名鵝肉公路,結合黑豆、桑葚及文旦的下營四寶更是美味健康農產盛地,在地業者更是用心經營有機認證及推廣友善農業,非常適合作為大台南食農教育場域;在地方業者努力團結合作下,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下營區公所及下營區農會等歷經四年多積極輔導下,深獲農業部休區劃定審查委員青睞,見證營墘休閒農業區軟實力,成為繼東山175咖啡之後通過的休閒農業區,非常難得,期許未來再接再厲成為物超所值、CP值超高熱門農業旅遊區帶,帶動大曾文區觀光休閒,成為一個非常優質好玩的觀光地帶。

農業局李芳林局長表示,傳統農業除了一級生產、二級加工較不具競爭力,透過劃定休閒農業區來發展六級休閒農業可提升農業產值,且農業部對休區的行銷人才培育、遊憩設施都有輔導補助,進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期待未來營墘休閒農業區共同業者能整合地區特色農業打團體戰,吸引全國民眾來下營體驗有趣農遊旅行。

下營區長李宗翰表示,臺南市下營區開發歷史悠久,可追溯到荷蘭統治時期,熱蘭遮城日誌中就有記載到下營的舊名「茅尾港」,明鄭時期軍民沿著茅尾港四週開始紥營落腳於此,故又名「海墘營」,全區面積有33.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200公頃,人口約兩萬多人。經評鑑通過劃定「營墘休閒農業區」,總面積為594.36公頃,主要範圍西側以台19甲鵝肉公路為界至東側南63線區道(南北古官道),涵括300多年茅港尾天后宮及觀音寺、與中營、紅厝、甲中及賀建等農村再生社區,極富農業生產、生態休閒、農村風貌及茅港尾豐富歷史文化底蘊。

尤其休區業者更致力於友善生產、永續里地及食農教育三大主題農遊目標,以「豐榮下營.食育瑰寶」為休區經營理念,更自主成立下營觀光休閒農業協會,由黃茂容理事長帶領休區業者共同推動產業升級、特色場域認證及休區品牌意象建立,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尤其連續3年承辦區公所人文采風小旅行,更讓參與遊客流連忘返、讚譽有加,期待也能和觀光業者結合,將營墘休區美好體驗推廣出去,讓全國民眾也能驚豔下營農遊之美,品嚐休區美食之鮮。

下營區農會總幹事總幹事陳乃源表示,下營區農會為農糧署南區分署所轄第一個通過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的農會,從一○七年初通過審認輔導的八位農民近四公頃友善面積,穩紮穩打慢慢擴增迄今已有十六位農民近十公頃的友善面積,積極協助友善農友行銷及推廣食農教育,堪稱友善推動楷模。營墘休閒農業區內就有許多有機栽種取得慈心M O A有機認證的會友如:惠生泉有機菇場、有宥鈞有機柚園、旺旺自然有機果園、薯來寶、廣春紀念農場、金禾佳自然農場等都多年轉型往「食育瑰寶」有機農業邁進,下營未來將蛻變為全國食農教育友善重要基地。

下營觀光休閒農業協會理事長黃茂容表示,下營區於20多年前在鄉農會帶領白鵝休閒農場、田媽媽餐廳、尋覓桑田及東方牧場等業者異業結盟下,當時已是全國知名休閒農遊場域,但因土地管制法令限制而式微;所幸近年來,在區長李宗翰努力凝聚各特色業者,鼓勵成立休閒農業協會,得以全新風貌再出發,讓農遊體驗陣容更加多元豐富,目前已通過農遊特色場域認證就有白鵝生態教育農場、弘昌碾米廠、一畝田香草莊園及惠生泉有機菇場四家農遊場域。

下營美食店家有田媽媽鵝鄉園餐廳、嘟嘟餐廳、阿興一六八鵝肉專賣店、寶之林燻茶鵝等,民宿業者有白沐屋、南安大旅社及幸福庭園等,特色手作體驗有香郎津桃、台灣稻藝、小郁兒多肉植物、七逃藝術等,陣容保證堅強又好玩;協會也與下營青農、年輕成員跨域共思下營的未來,與青農、創業者的專長及農村再生社區共同合作,以園藝/農作/循環工藝,營造下一代學子親近土地,一畝田香草莊園推動香草植物新興產業。這幾年與茶布屋、千芳植物染手創工坊及中營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推動「下營香草染社區循環工藝」,期待社區長輩得到妥善照顧,異鄉遊子安心在外打拼,留鄉青年生計得以支持。

未來協會除積極輔導區內業者朝產品行銷、產業升級及場域認證持續努力優化,開發休閒農業體驗活動、套裝遊程、食農教育課程等。更將整合下營區營墘休閒農業區轄下農場、果園、特色農遊場域業者、農村再生社區與休閒農業產業點等,配合農產時令規劃與風俗節慶文化活動,結合食、宿、遊、購、行、育資源及量能,推廣季節性及常態性一日遊及二日遊行程及農村體驗、農業綠療育遊程體驗、推動 ESG 永續農遊、數位行銷活動,媒合觀光業者、企業團體及學校單位。推動台南平原綠色農遊軸帶/翠綠悠然區域農遊軸帶,發展綠色療育遊程及打造農遊主題亮點行銷。歡迎大家來營墘休閒農業區,感受下營友善農村濃濃的人情味、體驗優質多元的食農特色資源,包含稻米、黑豆、文旦、香草、白鵝、桑椹、有機菇類,以及友善的鵝肉及香草特色餐點等。

讓來訪的遊客享受寓教於樂的旅遊行程,同時在下營留下深刻的情感連結,期待持續累積地方觀光量能,打造快意慢活兼具的休閒農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