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文館推出「捷克現當代文學展」捷克作家珍貴文物首次來臺展出 聚焦臺捷共同足跡
臺文館推出「捷克現當代文學展」捷克作家珍貴文物首次來臺展出 聚焦臺捷共同足跡
💜#欣悦媒體 #記者林舒婷 #臺南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推出「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今(6)日舉辦開幕典禮。展覽呈現20世紀以來捷克現當代文學作家與珍貴史料,更與捷克文學館等多個捷克文化館舍合作,將米蘭.昆德拉等重要作家的手稿、珍貴刊本、照片與器物帶到臺灣展出,同時介紹捷克與臺灣的文學互譯與對話,是歷來最完整的捷克文學大展。
開幕典禮現場,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大衛.史坦格(David Steinke)、摩拉維亞圖書館館長庫比切克(Tomáš Kubíček)、捷克文學館館長特助愛麗絲.薩伊塔洛娃(Alice Šajtarová)、麋鹿出版社創辦人湯瑪士.瑞杰可(Tomáš Řízek)、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系主任林蒔慧、作家曹馭博等各界貴賓到場。現年93歲的捷克作家伊凡.克里瑪(Ivan Klima),更以錄影方式現身,為臺灣觀眾致上問候。
近年來不論是外交、科技或是文化交流層面,臺灣、捷克皆有深厚友誼,「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便是在此機緣下,透過介紹捷克現當代重要的作家作品,帶領臺灣讀者從文學認識捷克的社會與歷史,進而深入理解捷克從民族認同、極權壓抑到走向民主自由的發展歷程。不論是國人熟悉的卡夫卡、哈謝克、米蘭.昆德拉,或是對捷克當代文學影響深遠的赫拉巴爾、伊凡.克里瑪,甚至成為民主化之後第一任總統的劇作家兼詩人瓦茨拉夫.哈維爾,這些璀璨的捷克文學作家,都值得臺灣讀者認識與閱讀。
捷克歷經1968年「布拉格之春」運動失敗之後,國家進入所謂的「正常化階段」,作家遭到監視、作品遭到查禁,許多知識份子走入地下文學,以秘密出版等形式對抗極權政府;也有許多作家流亡海外,以書寫、出版等行動持續為捷克文學發聲。面對禁錮與壓抑,捷克文學歷經了與臺灣文學極為相似的道路,也較受到全世界更多的注目,「打字機」在捷克地下文學中扮演重要角色,當作品無法出版,思想受到禁絕,捷克作家便將作品以打字稿的方式在地下流通,以躲避當權者的查緝。本次展名「打字機也會唱歌」,便是將這類地下文學行動賦予詩意想像:打字機敲打出的文字化為旋律,鼓舞著人們將追求自由民主的渴望付諸實現。
本次展覽相當難得地向捷克文學館、摩拉維亞圖書館、摩拉維亞博物館等多個捷克文化館舍,借展多筆重要作家文物,當中更有許多是第一次於亞洲展出,包含赫拉巴爾個人的打字機與打字稿、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有聲書,伊凡.克里瑪遭秘密跟蹤的檔案,或是由海外流亡出版社「68出版社」所印行的捷克文學海外版書籍等,這些文物都可見證捷克文學所走過的堅毅步伐。同時,也有許多臺灣作家的手稿、刊物,呈現捷克文學長久以來與臺灣文壇間的交流影響,例如國立臺灣圖書館所典藏的《明日》雜誌,刊登了1930年由黃天海(筆名孤魂)翻譯的捷克恰佩克劇作〈蟲的生活〉,是捷克文學翻譯引介進入臺灣的開端。
「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於臺文館展覽室D展出。此外,臺文館還規劃電影放映、作家講座、童話體驗等一系列文學推廣活動,鼓勵觀眾走入捷克文學的世界,參與臺捷文化匯集的盛宴,歡迎有興趣的觀眾持續關注臺文館官網及FB粉絲專頁。
「打字機也會唱歌:捷克現當代文學展」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展覽室D(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週二至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逢國定假日照常開館,翌日休館)
國立臺灣文學館官網:
國立臺灣文學館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mtlTai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