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臺南新樓醫院 家醫科陳芝瑜 主治醫師

代謝症候群 臺南新樓醫院 家醫科陳芝瑜 主治醫師

💜#欣悦媒體 #綜合報導 #台南報導~

剛過完中秋佳節,原本家人因三年的疫情影響無法團聚,今年解封後,終於所有親朋好友能歡聚一堂好不熱鬧,餐桌上除了大魚大肉、烤香腸、月餅一口接一口之外,再加上連假天氣忽晴忽雨,運動情形不甚理想,在假期結束後會發現體重增加,這時須要留意代謝症候群悄悄上身。


台南新樓醫院陳芝瑜醫師提及,代謝症候群是可預防與治療的疾病,建議及早檢查治療,若不及早檢查,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以及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變成慢性病的病人。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罹患慢性病者,每年全球4,100萬人死亡,佔率約莫於全球死亡人數的71%,建議平時減少菸酒並增加運動以及健康飲食。


陳芝瑜醫師指出,代謝症候群病人判定標準有下列症狀: (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4)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以上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因素為何?不良的生活型態約佔50%、遺傳因素約佔20%,若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加上低纖、高糖、高油脂飲食與過量飲酒習慣的人較容易有代謝症候群。壓力造成內分泌失調,導致血糖上升,長時間容易造成代謝症候群。


一般而言,要如何知道是否為代謝症候群病人,可先以腹部肥胖狀況偵測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堆積多,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尚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腰圍代表脂肪的分布,腰圍粗、內臟脂肪多更容易導致代謝異常。腹部肥胖代表內臟脂肪堆積多,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國際通用的肥胖指標,但尚無法完全反應內臟脂肪堆積的程度,腰圍代 表脂肪的分布,腰圍粗、內臟脂肪多更容易導致代謝異常。


陳芝瑜醫師提及,要預防代謝症候群,有下列五大絕招要做到:第1招:聰明選、健康吃:運用「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第2招:站起來,動30:減少久坐;一天至少運動30分鐘;第3招:不吸菸、少喝酒;第4招:壓力去,活力來:轉移憂慮,適當發洩,如運動、聊天、閱讀、唱歌、寫日記、運用幽默感。

改變對於事件的看法,正向思考,尋求家人朋友協助。

如果前面的方法您都嘗試過了,還是沒有用的話,建議您勇於尋求醫師或臨床心理師的諮商協助;第5招:做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善用成人預防保健檢查。

關於任何的慢性疾病都是可預防也可治療的疾病,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會提高風險因子,因此提醒及早預防及早治療,以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